8、哈尔滨奇遇记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哈尔滨奇遇记3
顺着出码头的街道一路向前走,邓宏也没有具体目标,只是一边东张西望,一路向前走。
1932年被人称“东方小巴黎”的哈尔滨,是一座比奉天城还要繁华的国际都市,有来自欧美的很多国家的侨民都在此定居,这其中,犹太人和从苏联逃来的白俄尤其多。各国人士的到来,导致这个城市里中外文化互相交汇渗透,城市的布局,街道建筑都充满了异国情调,风土人情更是奇特而多姿多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城市的交通,商业,通信业都很发达,是东北最早开始建起市内公交汽车的城市。而且,即使是在日军占领哈尔滨以后,由于哈尔滨城内并没有遇上战乱,所在城市保存完整,日军为收拢人心,也是为了稳定金融经济,所以一直在努力维持着哈尔滨表面上的治安繁荣稳定。
邓宏这会就已经看到街头的有轨电车、橱窗里的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大街上穿着高跟鞋丝袜的白种女人。
真是个好地方呀。
邓宏感叹着,也跳上一辆洋车,一路走了10几分钟,来到一家路边的旅馆。
这是一座正处于十字路口角处的旅馆,外观明显带着俄式风格,大门上方打着一招牌“涅瓦河旅馆”,墙壁用大型条石砌成,门口有路灯。邓宏看了一路,感觉这家旅馆临街交通方便,而且正处于路口,街头有什么风吹草动比较容易察觉。
下了洋车,走进旅馆,有些昏暗的大厅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前台里坐着两位胖胖的俄罗斯大妈,她们一边织毛衣一边在聊天儿。
“你好,我需要一间安静一点的房间。”
两位俄国大妈平静的看了看邓宏,然后用中文说道:“先生,您有合法的证件吗,我们需要登记的。”
邓宏松了口气,自己的俄语会一些,但比较烂,他赶忙把码头上日本宪兵那里办下来的临时通行证递了过去。
俄国大妈很快给邓宏办理好了住店手续,她从抽屉递给邓宏一把挂着门牌的钥匙。
“三楼,右边3011号房。”
踩着嘎吱嘎吱作响的木地板,邓宏顺楼梯向上走,楼梯扶手是全铜制成的,被磨得又黄又亮,走到三楼的楼道时,周围显得非常安静,这里由于四周密闭,即使是大白天也显得有些黑暗。
邓宏沿着走廊慢步向前走,走过一个个房间,房间的房门下门缝都是黑的,显然里面无人居住,真是奇怪,难道旅馆这一层楼都没有住人么?
到了自己的房间,打开房门,屋里窗户上挂着厚重的窗帘,房间大约30多平,有一张床,写字台等,房间还算干净整洁,带着一点霉味儿,估计是长久没人住过了。
邓宏关上门,倒在床上,现在总算是安身下来,必须得马上抓紧时间整理一下思路了。
如果如同在船上彭老汉说过的,邓记商行已经被日本人全面给抄掉了,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日本人既然能下决心干掉邓炜峰,抄掉邓全家又有什么稀罕的。
下一步,就得具体落实邓记商行的具体下落,以及商行内是否有人还健在的问题。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邓宏出门买了几本哈尔滨的旅游手册,还买来不少地图,在外匆匆吃了点东西就回房睡了。
一觉睡到午夜时分,邓宏被一阵沉闷的叫声惊醒了。

叫声中夹杂着男声和女声,抑扬顿挫,节奏明显。开始还听不出是什么声,坚起耳朵一听才知,是法克,达拉瓜易,原来是英文夹着俄文的**。
这**声足足折腾了1个多小时,作为一个正常年青男人,邓宏碾转无法入眠,有几次他几乎准备冲出去打断这该死的一切。
第二天一清早,邓宏冲出房间准备去弄点吃的。
“天哪,我居然有了一个邻居。”
背后传来一句有些冲动的英文。
邓宏转过头,看到后面一间房门刚打开,站着一个瘦削满面络腮胡子的欧洲年青男人,他身穿灰色格子西装,裂嘴一笑,脸上露出和善的表情。
“你好,我姓吴,我是昨天刚刚住进来的。”
“噢,会英文的中国人,中国人?太好啦,我是德里克,德里克.托马斯,德国人,吴先生,非常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一边说着,德里克走上前,热情的握住了邓宏的手。
“上帝呀,这一层楼在这一个月以来,你是第二个,而我,是倒霉的第一个,哈哈。”
德国人?怪不得德里克的英文口音有点怪。
两个人正说着话,后面房门缝里冒出个金发的女孩,她探头看了看外面,马上又缩了进去。
德里克耸耸肩笑着小声说:“非常带劲的俄国女孩,噢,她的身材真是太棒了。”
邓宏笑了笑,其实他很想嘲讽一下这位晚上精力充沛的德国人,不过没有冒然说出来。
“德里克先生,你在这里住了一个月?感觉如何?”
“感觉?!”德里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哈,吴先生,我在你们的满州哈尔滨呆了8年了,你还问我感觉,哈哈,我的感觉就是爽透了。不过,我看你,却像个外乡人,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敬请开口。”
邓宏心里暗想道,这个家伙到是目光犀利。
这会后面房间里的俄国女孩急切的叫了几声,德里克转身看了看后面,对邓宏说道:“噢,我的小金丝猫在找我了,吴先生,我是两家报社的记者,有空,有空我们一起喝茶。”
说完,德里克就转身匆匆回房。
邓宏也转身离开,德里克,这家伙是个在哈尔滨呆了8年的记者,刚才一见面,这个德里克表现出的“人来熟”的状态,也确实可以像个记者的作派。
说不定可以在这个记者嘴里挖点东西出来,这样的话,总比自己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到处乱撞好得多。
邓宏这样想着,下楼出旅馆,叫了一辆黄包车上路,今天他特意头上戴上一顶礼帽,因为,今天要准备去邓记商行所在地,必须得小心应付。
黄包车一路向前,转过石头道街、中央大街。这一条线是哈尔滨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段,一路车水马隆,商辅鳞次栉比,街道上,长袍马褂、旗袍的中国人、和服的日本人、西装的欧洲人,无不显示出这个城市的国际化风采。
到了街口,邓宏让车夫停下了车,这条街就是当年邓记商行所在地,当年商行最红火的时候,据说半条街的店面全是邓家所有。
不过现在嘛,邓宏看到了街面上有照相馆、皮草店、当辅等,各种大红大紫的招牌上,连个“邓记”两个字的影子都没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