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谁家天下(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李达起身还礼,郑宇一时有点迷糊。这所谓的海外政治异见巨头,怎么看起来却对自己这个皇权****的代表并不敌视?反倒是颇有点在野遗贤献计献策的意思?不过想想这人主张的皇帝共主,地方自治的主张,心说这人看来确实是个思想家,改良主义者,倒也确实不似个提倡暴力革命的。
一念至此,这人看在郑宇的眼里,居然是越发顺眼起来。
“俄国主张宪政自由主义的同仁,如别尔嘉耶夫,米留可夫等,在下都曾会晤,俄国城镇和村社,在下也有考察,对于俄国目前的情况,在下算是有了些心得。一言以蔽之,这是中国之戒,万不可走上沙俄帝制****之路。”李达缓缓说道,“沙俄体制之弊端,在于君权神授,国家迷信东正教,沙皇又身兼东正教在人间的至高化身,政教合一,人民思想越发愚昧盲从。由于缺乏议会之牵制,强势君主肆意妄为,扩张成性,对国内百般压制;弱势君主,则如今上尼古拉二世陛下,又为贵族所制,不知民间疾苦,偏又要利用战争树立权威,以化解内部矛盾。俄国世袭贵族腐化成性,官场百弊丛生,已是病入膏肓,非速行宪政,开国家杜马,以实现民意畅通不可。”
“沙俄国土广阔,民族众多,习俗不一,维护统治殊为不易。沙皇不得不给与各区总督授权,这就导致地方大员作威作福,贪污腐化盛行。沙俄国土虽大,人口虽多,可各级官吏私受贿赂,贪污腐化,远倍于国库所得,是以俄国工商,始终不及西欧,而国势以偌大国土和众多人口,也是弱于西方。此国君主权力至上,而血统传承又无法保障君主之贤愚,于是国策不定,国势起伏,与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以俄国大众之贫困,国家财政之混乱,政府效率之低下,一旦战争旷日持久,内外交困,民众负担加剧,物资短缺,再有相应力量进行组织,民族矛盾,阶层矛盾势必交汇爆发。如帝制政府不能妥善处理,则政权即有倾覆之祸。”
“在下愚人之得,俄国弊端在此,也正是君主****所必有之弊。在下谨以此呈殿下,为中国鉴。”
郑宇微眯双眼,思索片刻,微微一欠身:“有劳先生。郑宇记住了。”
这个时候,开门的青年已经端着茶盘过来了,各自上了茶,一股清新沁人的香气让众人顿时精神一振。李达品了一口,有些陶醉地说道:“色,香,味,都是道地正宗,想必是皇家贡茶。今日有幸品尝,却要感谢殿下有心了。”
郑宇品了一口,感觉确实不错。这算是……正宗有机古树茶?看来驻俄公使方石坚那小子还真懂点茶道,这次回国之后,还说不得得问衡阳订购一批才是。
“先生过奖了。此茶叶尖且长,状似剑,以开水泡之,尖子朝上,叶瓣斜展如旗,颜色鲜绿,沉于水底,恰似玉花璀璨、风姿多彩。尤其是那股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脾、甜润醉人,甜、辛、酸、苦皆有之,又令人回味良久。”他现炒现卖地讲了一番茶经,话锋一转,“先生之见,正和此茶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味深长,百味杂陈,却可强健国家躯体,预防病变。”

他的神色转为严肃,侃侃而谈。
“方今世界,实乃大争之世,各国多行王霸之策,强凌弱,力胜柔,西方丛林之法则,实为当世各国行为之基本逻辑。今除欧美列强外,其余后进国家,多数沦为殖民地,全球瓜分殆尽。今日列强垂涎,就在东亚。因此,中国虽立统一之民族国家,仍需时刻警醒,且不可固步自封。否则,瓜分大祸,就在当世。今先生以俄戒中,可谓切中时弊,但不知先生于当今之中国,具体而言之,可有高策?但于国事有利,在下自当转告陛下,以供御览。”
李达和两个青年都有些惊异地看向了郑宇,郑宇面色如常,心中却带了点轻蔑:在这个**裸的乱世,搞什么民主实验,这些人啊……
“殿下果然明见万里。”半晌后,李达点了点头,“西方文明社会之实质,在下此前也曾有所迷惑,以为其文明开化,必当遵循公理正义,所谓殖民,也是帮助蛮荒后进民族的一种手段。然后来在下游历多国,终有所悟。”
“西方哲学,实为强者之哲学。所谓主持正义,仅限绅士与绅士之间,文明社会与文明社会之间。而所谓绅士,即有力量之人,人格独立之人;所谓文明社会,即为民众觉醒,不屈从外加暴力,乃勇武之国。欲得列强之认可,非有大力量不可。而凡入列强者,必有一强国之战,以获文明社会之承认。在此等国家看来,落后之国度,民智未开之国度,精英匮乏,闭目塞听之国度,实为未开化之蛮夷。对于此等,文明国度尽可予取予夺,屠戮抢掠,而不违背文明社会之准则。”李达缓缓说道,“是以殿下方才所言,真醒世名言。我国才俊之士,颇有不少,于英法列强,颇有好感,羡慕其民主秩序,以为文明高妙,为人间真理正道,却不知于此辈看来,中国实乃未开化之蛮夷,可任意予取予夺。”
郑宇微微一怔,没想到这人居然有如此见识,着实是颇出意料之外。
“所以我之见,在于中国欲立于当世,首先要强国防,而国防之强,必赖统一。惟有建立了统一之国家,消除内讧内耗,方可有国防,方可一战而跻身文明社会,傲立当世。”
听到这句话,就连另外两个拜访的青年也是面露震惊,看着李达。
郑宇心中惊愕,心想这人不是明明是地方自治的倡导者?怎么上来却是大谈统一?
莫非那句不走寻常路,说的,就是这位大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