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陈氏挖出第一桶煤,使纳康均市民们大跌眼镜,同时也令易明兰恨得牙痒痒的时候,处于八卦中心的苏雪倩却坐在一辆廉价颠簸的汽车里,前往三百公里之外的马萨诸塞州。她把身上的呢绒大衣脱下来,平铺在膝盖上,这样就做成了一条简易的膝毯,方便有些晕车的陈昭兴靠在她的腿上打盹儿。

“妈妈,怎么还没到,我的话梅都已经吃光了。”三岁的小男孩已经睡了一觉,但仍觉得头涨地不大正常。可是考虑到妈妈的腿被他枕了太久会发麻,他噘着嘴犹豫了一瞬,还是直着身子坐了起来,问道,“妈妈,我为什么要去这么远的地方上学?我在那里一个人都不认识。”

“因为马萨诸塞州的教育质量好啊,纳康均根本没有好的幼儿园。”苏雪倩揉了揉儿子的脸,努力让小家伙看起来精神一点,“而且,我们的煤矿需要从马萨诸塞出海销往世界各地,妈妈打算在那附近设立一个办事处。”从马萨诸塞州的港口一路往东,跨过大西洋就是富饶的欧洲,那里每天都要消耗数以万计的煤炭,是陈氏矿业未来最大的客户聚集地。

“唔,妈妈太辛苦了。”陈昭兴其实不太明白“办事处”是什么,但是根据刚到纳康均时的情况,他知道苏雪倩又得有好一阵子不能陪他玩了。唔,他在美国一个小伙伴都没有,英语也说地磕磕绊绊,苏雪倩又忙,他很寂寞的啊。

苏雪倩好笑地扶起儿子耷拉下来的脑袋:“上了幼儿园就会有小朋友陪你玩了,当然,你得赶紧把英语说顺溜了。”不同于前段时间的焦头烂额,解决了资金危机的苏雪倩只觉得神清气爽。虽然目前陈氏还未打开市场,但是赢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等到装满陈氏煤矿的商船驶出美国,她将一夜暴富。

美国矿产丰富,陈氏并不是唯一一家经营煤矿的企业,但苏雪倩不惧怕竞争。她的煤虽然深埋地底,开采不易,但品质却是最好的,而且储量丰富。深陷战火之中的欧洲列强急需这样的优质能源供养数以万计的军工厂。

由陈耀曦精心挑选的第二批助手近期也已到位,虽然人数不多,只有五个,但已经解了苏雪倩的燃眉之急。不同于在美国临时招聘的矿工,这些人虽然英语蹩脚,风土不熟,却是可以保证绝对地忠心的。为了以防万一,陈耀曦把他们的妻儿父母都捏在了手里,再三交代:“这几个人你可以放心用,脏活累活都交给他们办,别把自己累着。”

苏雪倩电话里答应地爽快,可是作为陈氏矿业的最高负责人,她怎么可能真的置身事外、坐享其成?如火如荼的二战给了陈氏百年难遇的发展契机,美国本土大力振兴的工业也促进了能源产业的兴旺。但战争同样加剧了市场竞争,许多曾经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消逝在天灾人祸中,也许你今天才将三百吨煤送上运往异乡的渡轮,明天就听到购货方已经破产倒闭的消息。所以,苏雪倩不得不花费大把时间审核文件,她必须仔细调查每一个客户的资料,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烂帐的发生率。

除此之外,与货运公司、码头老大、矿产经纪人的周旋也牵扯了苏雪倩的大部分精力。虽然距离《为女权辩护》的首次发表过去了百年,但十九世纪的美国本质上还是个由男权社会,这决定了她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很多生意人都不愿意将苏雪倩纳入合作范畴,他们的目光总是既好奇又轻视,还带着点饶有兴趣的探究。

“来自中国的女老板!天,那里的女人不是都裹着小脚,躲在家里连外男的面都不敢见的吗?”一位见多识广的老经纪先生惊奇道,“我听说,她们要是被除了父亲兄弟以外的男人看到了胳膊,就会羞愧地去跳河。”

苏雪倩用自己的行动把他不合时宜的评论击回了肚子里。她既不迂腐也不遮掩,总是穿着时髦的女士套装,露出雪白的手腕和纤细的小腿,落落大方地坐在男人对面任其打量,谈起生意来毫不含糊。


秉持着和气生财的古训,苏雪倩对每一个客户都温和有礼,但她同时立场坚定,并不会因为对方可怜兮兮的请求随意做出降价的决定。“煤矿是稀缺资源,储量有限,不可再生,所以挖一点就少一点。”她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告诫营销部的雇员们,“我们不急着把所有的煤都卖出去,恶性竞争并非长久之道,除非价钱合适,否则不要轻易出手。有时候,藏着反而对我们更为有利。”

苏雪倩做生意很积极,她对所有合同都极力争取,并不会因为客户的偏见或者轻视而退缩。“先生,在商言商,只要我的企业能给你带来利润,你为什么要拒绝与我合作?”当她祭出这句口头禅的时候,哪怕是最挑剔的绅士也不得不承认她努力进取的态度独具魅力。

“她是一个合格的商人。”许多生意人最终无奈地评价,他们已经在谈判桌上见识过苏雪倩的手段。不过,在知道苏雪倩有个四岁的儿子之后,所有人心底都会升起一个奇怪的问号:“她的丈夫呢?”一个男人,放任自己的女人在外面抛头露面是多么地不合时宜!

“我丈夫在中国,他是一名军官,有保家卫国的责任。”苏雪倩微笑着回应众人的质疑。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是一种值得尊敬的品质,中国和美国同属同盟国阵营,充满想象力的美国人脑补了不少“丈夫无暇顾家,妻子迫不得已独立挑起重担”的悲情故事,对苏雪倩的“离经叛道”也就给予了更大限度的理解。事实上,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失去顶梁柱,战争遗孀与在家独守的妇女们组成了互助联盟,彼此扶持共同应对繁重的生活压力。

“苏,你别担心,我会帮你照顾好小Bob的。”得知苏雪倩因为生意的原因不得不错过陈昭兴人生中第一场幼儿园亲子会,在二战中失去了初恋情人丹尼的伊弗琳亲了亲陈昭兴的脸颊,主动提出帮苏雪倩带孩子。

“哦,你实在太善解人意了,伊弗琳。”苏雪倩谢过伊弗琳的好意,由衷地松了一口气。伊弗琳的丈夫雷夫在战争中被中国军人所救,所以她对华人极有好感,多亏了她的慷慨相助,苏雪倩才能挺过艰难的创业期,“到时候我会让祥林嫂把Bob打扮好送去学校的,他们俩准备了一个名叫‘双簧’的节目跟小朋友们分享,可惜玩游戏的环节祥林嫂无能为力,需要麻烦你搭把手。”祥林嫂不会说话,很多涉及语言表达的游戏项目都没办法参加,这将严重影响陈昭兴的积分。虽然小家伙很懂事地表示“不拿名次也无所谓’,但苏雪倩还是希望儿子的第一次亲子会能顺顺利利。

“完全没问题。”伊弗琳拍着胸脯保证。

陈昭兴兴奋地直拍手,但他希望自己的亲自会能更完美点,于是眼珠子一转,扯着伊弗琳的裤子装可怜:“伊弗琳婶婶,雷夫叔叔能陪我一起去吗?亲子会上有很多像跑步拉拔河啦之类的体力比赛,很多小朋友都是让爸爸去的呢……”祥林嫂力气再大,哪里比得过飞行员出身的雷夫?哪怕他现在退役了,也妥妥地完胜祥林嫂。陈昭兴虽然小,算盘打地可精。

伊弗琳毫不在意地应允:“那天雷夫正好轮休,他应该会很乐意一起去的,你们俩联手,一顶能捧一个亲子会的大奖回来。”

“好哎!伊弗琳婶婶最好了!”得偿所愿的陈昭兴高兴地在伊弗琳脸上亲了一口,一蹦三尺高,完全没注意到妈妈脸上无奈的笑。

亲子会本该是一家人培养感情的时机,但苏雪倩分身乏术,陈耀曦远在中国,最后只能由几个不相干的外人带着孩子凑成“一家人”。在美国,很多妇女都是全职太太。哪怕她已经很努力地给予陈昭兴母爱,也无法做到他同学的母亲们那样的无微不至。而陈耀曦,则直接缺席了儿子的成长。

“陈耀曦,你要是再不来看看儿子,恐怕他连你的样子都要忘记了。”

回答她的,是满室寂静与电话那头无奈的叹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