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三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文首发临尘之空(https://(看小说到网www.xiaoshuodaquan.com))欢迎光临
半天时间内,几乎所有重要的人物都离开了宜禾。所以,当史官或是文士们来记录之后的事情时,就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了,虽然,基于各自出发和侧重点的不同,他们的记录详简各别、也有着不同的褒贬,但总的来说,他们所在讲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开京书.象先本纪》当中,是这样说的:“(帝)御项骑六日,九败之,却其,遂召诸绅燕乐,是夜,竟有肘掖之变,城终不得守。”
至于《通鉴》一书,则述为:“…攻守百端,各逞其能,(守)九却夷骑,然终失于内,所以知守土之道,第一当绝内变。”
与着眼点在记录史事或是治事得失的史书不同,《翼九先生游记》当中是这样感想的:“…今之宜禾,四城弃已历百年,然睹之抚之,犹可想见昔时之壮:六仓半颓,亦胜大邑之储,城头草长,仍有千人之台,据城下望,视人如蚁,城洞坚深,一丸可堵,然不过一卒子作乱,一门守玩忽,即一夜而沦,便有千家号哭,万室丧亲,虽今思之,犹觉痛切!”
稍后,又批曰:“所以知非我族类者终不可尽信其心也。”
而,在与这次事情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宜禾志》中,则有着最为详细的记述。
“…经六日,项人反走,(帝象先)引轻骑逐之,近夜乃返,于是宴诸将及士绅,饮竟夜,不意有谁何卒反,潜开北门,项人返,乃入城,幸得帝象先率众死斗,激斗至明,夷乃走,然六仓尽焚。”
纵观整个大夏历史,象这样的一城攻守上演过何止百万出,便止考于此前后五十年内,这种双方总兵力尚不足一万的争斗也是林林总总,难以尽述,事实上,若非是在这次事情中出现了帝象先和金络脑这两个在此后震录史册的名字,可能,就连这个样子的记载也不会被保留下来。
…仅此而已。
从这样的文字中,难以读到当时有多少人倒在刀下或者火中,更难以读出当时百姓的恐惧和仓皇,纵然这在史书上真得是不值一提的小小兵斗,但对那些在这次战斗中永远失去掉亲人或是生命的人来说,这却是比全部历史都更加沉重,更加重要的回忆。
…而且,在这样的文字中,也没法读到历史的全部。
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天色转明,项人退走后,帝象先“不暇解甲,亲恤百姓,并令开诸仓,取残粮食民。”但,事实上,在项人退走和帝象先慰民之前,宜禾城中还曾有过任何史家都不知道的插曲。
“…你,最好给我一个解释。”
“事实尽在眼前,义父…您还想要什么解释呢?”
对少数知道王思千存在的军将来说,为何他没有在夜前出手襄助已方就是一件怪事,而最后,他们也只好对自己解释说,这已是“不可测”的巨人,大概也和“萧将军”,“云将军”等人一样,以为战斗已经结束,在白天离开了这座城市。
知道他还在这里的,只有一个人,现在,这个人正默默,但是决无半点软弱感觉的立在王思千的面前。
“利用我的承诺,约束我不要出手阻止项人的破城,这个样子的事情,只能让我更加认定,项人的返回并非预谋,真正献门的也不是黑水人…”
紧紧盯着帝象先,王思千说出了若落在任何宜禾百姓耳中都会有若雷霆的结论:
“…白天出城去的你,并非驱赶而是邀请项人,是你,邀请了他们回头来攻打宜禾的。”
面对这样的结论,帝象先只是点点头,仍是一幅泰然自若的样子。
“对此,我不作任何辩解,因为义父您说的都是事实。”
“项人经已放弃,如果不是我追上去挽留的话,他们不会回来,出卖城池的当然也不是黑水人,那只是一个被我的手下丢在那里当替死鬼的家伙罢了。”
冷淡的语声当中,没有一点点的动摇,帝象先以一种冷漠的坚强来直面着王思千的愤怒,在他的言谈与神态当中,完全看不出他有“在乎”的迹象。
看着他,王思千忽然道:“从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你了,对不对?”见帝象先默默点头,又续道:“一直以来,我都喜欢你甚于喜欢牧风,虽然牧风比你更温和,在文事上也更为出众,虽然你总是蔑视掉那些古老的知识与规矩,经常会显着不识礼法,但,我始终觉得,你是一个可以做大事的人,也是一个比牧风更为坦率的人。”
微微的躬一躬身,帝象先道:“义父的爱惜栽培之心,象先明白。”
不等王思千说下去,又道:“至于所有这一切,象先这就会解释给义父知道…但,请问义父,您到底已经知道了多少?”
王思千皱眉道:“你说。”
帝象先再一礼,方道:“今次的宜禾之战,看上去是项人精兵对金州后方的闪击,但骨子里,却是完颜家内部的兄弟觎墙,是么?”
王思千道:“对。”
帝象先眼中放着光,道:“虽然项人的头领并没有承认这一点,但也没有否认,同时,他亦有向我承诺,他在破城之后只会攻击六仓,并不会滥杀百姓。”
王思千冷冷道:“这个我知道。”顿一下,又道:“若不然,我夜间早已出手。”
想一想,又道:“便说明白好了,项人是鬼谷伏龙引来的,目的是光明正大的毁掉自己后方的粮食储备,以此为借口来应付完颜千军留在后方监视粮道的部下,而且,他也有后着,可以保证局势不会因完颜千军之失败而崩溃…但,这一切又与你何干?”
“我可以认可你为了积累名声与部下的经验而守城,但我却没法理解,你拼着日后在史册上留下‘轻率疏失’这样的评语也要玉成鬼谷伏龙的谋划…还是说,你们之间,一直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连系?”
愣了一下,帝象先忽然扬声大笑,道:“义父,你真以为我会是如此潜心积虑的人?!”
看着他,王思千的表情渐渐松驰,摇头道:“不,你不是。”
“在气质上来说,你与鬼谷伏龙应该是相互厌恶的,你们要合作,很难有共同的基础…但,那并不等于你们不会合作。”

帝象先目光闪烁,道:“哦?”
“义父,何不明言?”
王思千冷冷道:“因为你们的确都有着对方需要的东西。”
“你需要在禁军系统之外的力量,他则需要来自帝京正统的承认,只有要这样的共识…嘿,史书上,也曾记载过看上去更加不可能的合作。”
却又道:“但,我还是不这样认为,所以,我想听你的解释。”
帝象先面现感激之色,一拜及地,道:“谢义父知我。”
便道:“其实,义父您也没有说错,我之来金州,的确是为了寻找‘禁军系统之外的力量’。”
王思千皱眉道:“那又怎样…”忽然语声一滞,道:“你有内迁屯戍之心?!”语中竟已失惊!
帝象先神色从容,躬身道:“正是。”
略恍,已复平静,王思千的双眼安宁的象是两泓深不可测的古潭,口中喃喃着,再不理会帝象先。
“对,你在桑州自有封地,连山结亩数十里,中有河流,足堪耕种,可纳十万之户,而以你的地位,也当然可以轻易的使这些人得到安置于内地的‘身份’。”
“屯戍卒,他们的前身本就是兵士或者盗匪,又在这骑射之地繁衍数代,与中原农夫已大不相同,强悍类胡,但又始终以‘正夏’自许,皆有渴中原之心,带他们回家,和给他们生存的资本,你就等于有了一支私兵,而且,还是自能耕收的屯兵…很好。”
“但要带他们东返,就要有足够的粮食,而宜禾城中,正有着足够一路吃用的粮食…”
忽然道:“那么,之所以先守而后送,就是因为我告诉你的事了?”
帝象先道:“是。”
“其实,我的本意是守住此城后,让我那些手下混进屯戍卒中,挑拨起他们对黑水人的不满,引发sao乱,等到黑水兵忍不住出手镇压时,我再出手介入,展示出自己的身份并强迫黑水人开仓补偿百姓的损失,将事情闹大到不可收拾后,自然有人会出面请求我带领百姓们归夏…但,您的提示,却给了我更好的选择。”
“当发现到项人们其实并没有真正摧毁粮仓时,当发现被烧毁的只有外围而至少七成以上的粮食都还好好的被藏在灰烬下面时,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发生在宜禾的整个事件,其实只是一个骗局。”
“攻城的其实不想真攻,守城的其实不想守住,烧粮的只求烧其皮象…”
王思千忽然冷冷截道:“…护民的也只想残民以逞,对么?”
他口气极重,一下就将帝象先噎住,滞一下,忽免冠道:“象先知错。”王思千却长叹一声,黯然道:“罢了。”又道:“荣华富贵血染成,圣王名君骨铸就…古来所谓名君,又有谁不如是,只望你以后再想如此行事时,多想想那些枉死的百姓,好么?”
帝象先肃容道:“象先知道了。”
王思千负手身后,抬头望天,喃喃道:“所以,你就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拿黑水人当了幌子。”
“城破,仓焚,你的人自然控制一切,谁也不会知道仓中还剩多少粮食,轻轻巧巧的,你就把整座宜禾吃的精光,好个顺手牵羊…但,你有没有想过,这里面的粮食,是鬼谷伏龙的后着,若果前方兵事真得一溃千里,却因失了此处给养而进退失措…这个后果,如何处置?”
帝象先道:“此事象先亦有所虑,但,象先又以为,敢于、和能够布置下这般大棋局的人,就不会只拿这要看项人是否践诺才能保住的粮食作最后本钱,而且…”唇边忽然绷出冷冷的笑,帝象先道:“在和项人头领面对面的谈过这两次之后,象先更以为,项人魁首或者可以击破掉完颜大司马的军队,却很难防得住他。”
凝视帝象先良久,只是无言,王思千终于道:“那么,下面的事情,你都有信心了?”
帝象先道:“正是。”仍是略无得色。
王思千轻叹一声,却道:“我们,的确已经老了…”说着轻轻举手,忽然便不见了。
只留下,几句若有若无的说话,在风中盘绕,回响于帝象先的耳边。
(可是,象先,你最好还是记着,古来兵法之强,莫过黑暗,可,运使黑暗兵法的人,又有几个能得善终…)
(须记得,终有一日,你也要对上史笔如刀…)
帝少景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宜禾之战终告结束。
…同时,这也是宜禾城走向衰亡的开始。
当日,城中流言大作,称因六仓皆燔,守城黑水将领难逃死罪,除非能复实诸仓。又称黑水军已有定计,要待百姓散后,尽索各乡,起藏归公,以实。
于是群情哗然。
是日,府中果有令下,称城围已解,百姓宜各归其所。唯民心摇动,皆聚议,竟无行者。
午后,复有令出,教百姓立行,不从者,逐之。
稍后,城南有乱,黑水兵至弹压,却为乱民所殴,民复聚至府前,不散。
乃有兵出,以刀弓镇之,须臾间死伤盈百,城中稍安,却有人出群而呼,复乱,尽坏城中大室及府。
这时,之前一直以“护城自有其人,不敢越俎代庖”的理由而拒绝行动的赵非涯军终于介入。
如闪电一般,他们以“安民”为口号将黑水军的武装解除,同时,也将愤怒的群众安抚,之后,赵非涯方站到最前面,对着群情沸然的百姓,宣布说再没法忍受让他们这样下去,更宣示了自己的身份,告诉说自己在桑州自有封地,可使耕者各有其田,更令其部下清点诸仓,将所有残粮尽皆归扰,以为一路之用。
近晚时分,完颜家铁浮图军终于自庆原赶至,但,当知道了在这里的到底是谁时,他们便不敢采取任何行动,再向后的时间,则是一道来自庆原的命令,为这一切作结。
曰:恭送帝子东返,供一切所需,不得有误。
…如此而已。
(看小说到网www.xiaoshuodaquan.com)嘟嘟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