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街景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本安静的学生宿舍内,正不断回响高速敲击键盘的连打声。【】
“那个,春上同学?”
初春意外地看着正在敲击着键盘的新室友,实在感到很是有些意外。
“对不起,请给我一些时间。我的头脑没有穹乃那样好,有了什么想法如果不趁着还有记忆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就没有办法只靠自己找回来了。”
眼前好像升起了一片并不存在的云,突然之间让初春觉得有些陌生。
不过真的说起来,自己也确实只是刚刚才认识这位新室友而已。春上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其实自己并不了解。只是非常本能地,觉得在形象上存在着一些严重的违和感。
“这是什么?啊,冒昧地问一下,如果是什么不方便让我知道的东西,那就当我没有问过好了。”
学园都市也是学术组织,与所有的学术研究机构一样,打探他人的研究课题从来都是一件相当被忌讳的事。不过春上却不在意地摇着头。
“没有的事。”她说,“并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课题,只是我的一些关于二次机制的想法。”
“二次机制?”
“这是我自己的用词,不是什么严谨的术语。它来自与航空管制中二次雷达的小小延伸。”
“二次雷达?那是什么?”
“就是机场雷达最顶部的那个小雷达。简单来说,基本雷达是一个发出雷达波,接收反射回来的雷达波的过程。它是最传统的那种雷达,但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它的探测距离相对较近,其次能够提供的信息也始终有限。而二次雷达的原理是发出一个信号,它本身只输送一个极小的比特,而这个比特是一个开关。飞机上的设备一旦接收到这个信号,就会激活一个机制,将飞机的即时信息发送过来。由于它没有反射过程,距离比基本雷达要远得多。同时它接收的是飞机发送的信息,因而在详细程度上要远远超过一次雷达。我在想,这个机制也许同样能够运用在我自己身上。”
“春上同学的……身上?”
“嗯。我的能力是精神感应。如果我能够通过发送一个特定的信息激活特定对象的能力,从而使得对方反馈一个详细信息的话,就可以知道许多事了。而且……”

“而且?”
到目前为止,初春是能够理解春上的意思的。只是听起来,似乎并不仅仅是如此。
“嗯。”春上摇着头,“也许只是我想得太多。不过理论上,只要能够有效地激活这个系统,也就能够任意地开通传送机制。当这个二次机制建立起来的时候,任意地在两端进行无限制的传送都是有可能的。”
听起来,简直好像是科幻故事中才有的内容。
“有这种可能吗?”
“虽然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但理论并没有阻止这种可能的发生。要解释这个,就得先从量子纠缠说起。在量子力学里,分开的信息载体两端依然必须是视为一个整体,对一端的观测必然影响另一端,因而这个体系可以实现类似超距传输信息。只是相对论的限制,使得观测方式本身也作为信息的一部分而无法超越光速,因而这个体系的速度上限也就是光速,所以并不是真正的超距效应。不过,从广义上讲,任何东西都可以视为信息,这就足够重要了。因为电力、光、石头、水、动植物、乃至人类本身都蕴含在这个概念之内。虽然人类不同与飞机,没有安装用于回应二次雷达的发送器,但人类本身就足够不同寻常。人类甚至自身都在散发着信息,而这些信息本身就是对外界的反馈。不仅仅是能力者的aim扩散立场,体温、气味、电磁场等等。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涂抹色彩,在更宽广的领域内创造着识别的信息。如果这个信息的反馈是可控的,能够从另一端以简单的比特影响,就能够被视为控制——更恰当的说法是获悉——了另一端的测量方式。换句话说,人类本来就具备回应二次机制的特性。这样一来问题就是从这一端发出能够触发二次机制的信号,就能从二次机制的起点上建立起关联的通道,纠缠态的传输方式也就可能了。”
try{mad1('gad2');} catch(ex){}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